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 正文

环球快看:当阳市实验小学入选省教联体试点学校

2023-01-20 06:37:22 三峡日报


(相关资料图)

组建“一联四区” 聚焦“优质均衡” 缔造“美好教育”

当阳市实验小学入选省教联体试点学校

三峡日报讯(记者尤蔓,通讯员田春雷、李真璞、王丽娟)近日,当阳市教育局将窑湾小学纳入当阳市实验小学教联体试点学校,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在2022年9月作出的县域教联体建设工作部署。

2016年,为充分发挥当阳市实验小学省级示范学校引领作用,当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实验小学率先实施“一校制”集团化办学,先后将城郊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村小新民小学合并更名为实验小学环南路校区,重新建设新校区航空路校区,“以城带乡”共建玉阳街道农村小学窑湾小学,形成以实验小学主校区长坂路校区为龙头的“一联四区”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六年来,当阳实验小学聚焦“优质均衡” ,突出“四点”精准发力 ,共同缔造“美好教育”,有效推动教联体高质量融合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学校被定为省教联体试点学校。

当阳实验小学坚持共同缔造的办学理念,以推进教联体优质均衡为主线,以“共建、共管、共享、共治”为抓手,加强建设,以强带弱,融合发展、整体做强、全面提升。

学校教联体设一个财务核算点,实行报账制,统一建账管理,资金统筹安排,资源统一配置,筑牢学校发展支撑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在教育装备、校园文化、智慧数字校园建设等重大项目上,统筹安排资金,适当向薄弱校区倾斜。近三来,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各校区新建或改善教学楼、综合楼、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各校区功能教室建设、标准课桌凳、教学仪器、图书、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坚持同一标准,统一采购装备。

该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联体资源共享的着力点,按照编制标准实行总量控制,统一竞聘,均衡配置。针对教师年龄老化、新聘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现状,立足校本,打造校长、行政、教师“三个课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还充分挖掘和拓展核心校师资优势,建立优秀教师轮岗交流共享制度,四校联通交流,相互融合促进,为联校均衡协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三年,联校之间交流教师达到50余人次,占学校教师总数的 30 %以上。

学校还制定了《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实验小学教学质量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共评”机制,统一做到“计划与总结‘三确定’”、“备课与上课‘三不放’”、“作业与评价‘三讲究’”、“辅导与服务‘三到位’”;育人活动统一部署、统一评比;加强作业管理,为学生 “减负”;搭建家校沟通平台,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绩效纳入班级考核,统一建立教学绩效评价制度。学校建立教师“减负”激励保障制度、专业发展支撑制度、 参与学校管理协同制度,完善优秀教师培养机制、专业发展成长机制和四校融合共享机制,用制度导行,用机制引路,提升素养,提高质量,夯实根基,均衡发展。

当阳实验小学实施“一校制”改革和教联体试点以来,学校改革经验获宜昌市“微改革”案例评选一等奖,并在《人民日报》上刊登推介,学校党总支获宜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生择校、大班额现象消除,53名教师在省、市各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学生1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竞赛中获奖,“两校四区”多次在当阳市“沮漳教育质量奖”评比中名列前茅。